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洋山港区将在12月10日迎来第四期工程开港。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偌大的四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将呈现几乎无人在场的奇观。其实,自动化码头配套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暗藏着包括勘察设计、吹填造地、航道疏浚等一系列复杂工程。多项工程均取得技术突破后,才有了今日这座“全球第一海岛型深水集装箱港区”,并使之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洋山港无人码头探秘作为洋山港主要建设力量,中国交建成为从勘察设计到港机设备制造和安装的全产业链服务者。近日,上证报记者有幸与这项超级工程的幕后英雄进行了深入交流,首次揭开超级工程背后全产业链条的秘密,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企业清晰的转型发展路径。
码头“内芯”:自动化系统
车辆驶过长长的东海大桥,抵达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桥下就是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的洋山港四期工程。阴雨中,远远就可看到一排排红色的桥吊、船吊、轨道吊依次排开,矗立在茫茫东海边,码头上却空无一人,用于调试的集装箱被桥吊自动从一艘小型集装箱船上抓起,然后放到无人驾驶的蓝色自动引导运输车(AGV),由它们来回运送。
“那么大的码头看不到一个人,装卸操作却能准确高效地运行,是不是既魔幻又震撼呢?”振华重工洋山四期项目总经理助理兼ECS项目经理王岩一语中的,描述出记者身临现场后的感受。
据他介绍,记者所看到的仅是首批投入运行的10台岸桥、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岸桥、120台轨道吊、130台AGV,相对应的是7个能容纳400米长(2万标箱左右)大船的超大泊位。预计开港后,将形成400万标箱/年的吞吐能力。
比起巨大的港机,王岩认为自动化系统才是这个码头的“内芯”。洋山四期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系统),两者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两套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令四期工程成为真正的全自动化码头。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