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跳转新域名-玉米号社会清华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
清华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
2022-05-24

原标题:破而后立!清华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

清华大学3月18日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规定》破除了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清华明确,《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学校将结合2021级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面向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展宣传和培训。

延伸阅读

北京日报:学位申请本不该“数”论文

“学生申请学位答辩不数论文”“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近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火了,也再次将是否应该取消研究生论文要求的讨论推向高潮。但他也坦言,不卡论文数量并非放松毕业要求;相反,意味着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要求研究生毕业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并与拿到学位证挂钩,是当前国内不少高校的“硬规定”。尽管多数学子靠“勤恳码字”都能如期达标,但被此绊住的也有不少。压力之下,五花八门的变通技巧潜滋暗长。有人花重金请人捉刀代笔,有人想着法儿挂靠导师课题……到头来,论文数量上来了,“水分”随之而涨,“论文代写”生意火爆,部分期刊“恃宠而骄”。如此种种,加剧了学术浮躁与不端之风,更有违研究生教育的初心。

“研究生”难过“论文关”,也折射出学术水平到底如何评价的深层次问题。作为创造性思维的结晶,论文数量以及期刊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研能力,但因此“一刀切”就有些跑偏了。究其根本,科研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光,很难以严格期限框定具体产出。更何况,不同专业性质不一、研究方法各异,尤其是基础学科,侧重理论性、产出周期长,要求三到五年必须“结果”,实在勉为其难。而论文数量多,也并不意味着学术水平高。此前就有抽样调查显示,在校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中,“博采众长”类多、“原创探索”型少。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核心就在“研究”二字,价值也在“创新”二字,如何优化学术评价、强化“研究性”,是科研“提质”的必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近年来,为强化教育质量评价,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出招。顶层设计上,国务院专门印发《方案》,明确要求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现象;实践操作中,教育部严把出口,定期抽检毕业论文(设计),倒逼学生潜心治学。当然,评价系统破旧立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各地各校真正迈开步伐,有针对性地提升人才“含金量”。

原标题:清华新规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论文

来源:综合 北京日报